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阶怨

李白 李白〔唐代〕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 一作:水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那一弯秋月。

注释
玉阶怨:乐府古题,是专写“宫怨”的曲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三列于《相和歌辞·楚调曲》。
罗袜:丝织的袜子。
却下:回房放下。却:还。水晶帘:即用水晶石穿制成的帘子。
玲珑:透明貌。玲珑,一作“聆胧”。聆胧:月光也。
水精:即水晶。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5-176
2、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74-275

赏析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首两句是说,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前两句写女主人公无言独立玉阶,以至冰冷的露水浸湿了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见人之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之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作《自悼赋》,有“华殿尘兮玉阶苔”之句,南朝齐谢朓取之作《玉阶怨》诗。李白此诗即为拟谢朓诗而作,其具体作年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简析

  《玉阶怨》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一位女子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她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女子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只是抓住宫女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及一时的心理动态,便概括地反映出宫女生活的孤独清凄,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有幽邃深远之美,堪称古诗中的珍品。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8篇诗文  59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皎然〔唐代〕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归时 一作:归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渌水曲

李白 李白〔唐代〕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