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池州翠微亭

岳飞 岳飞〔宋代〕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
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

注释
池州:今安徽贵池。
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经年:常年。
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寻芳:游春看花。
翠微:指翠微亭。
看不足:看不够。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 ,1987.12(2012.7重印): 第886-887页
2、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第207-208页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作于池州,一反其词的激昂悲壮,以清新明快的笔法,抒写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

  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年)春 ,岳飞率兵驻防池州,游城东南齐山翠微亭,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第207-208页

简析

  《池州翠微亭》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诗人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他一生戎马征战,志在恢复,少有闲情逸致,这首诗则一反其词的激昂悲壮,以清新明快的笔法,抒写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体现出马背赋诗的特点。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20篇诗文  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 陆游〔宋代〕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苏轼〔宋代〕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