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因为喜欢千岁庵前的那一汪清泉,诗人特意背着包裹来这里借宿。
一开始突然听到叮叮咚咚的泉声,还以为房门外正对着溪流;渐渐地,听久了,又产生了一种整座房屋变成小舟,漂浮在水上的错觉。
时而像汹涌的波涛,激烈澎湃;时而又如涓涓细流,圆润清脆。
你看以前当年王羲之等人相聚于兰亭,也曾以清流激湍来代替丝竹管弦。
注释
襆:包袱,亦指包扎。
衾:被子。
清圆:形容泉声清越、圆润。
兰亭帖:即《兰亭集序》行书法帖。
替:代替。
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这首诗是作者夜宿千岁庵,在寂静的夜晚听泉声有感而作。首联直接点题,写诗人因为喜欢千岁庵前面的那一脉清泉,而到千岁庵借房暂住;颔联形象地写出了初听泉声与久听泉声的不同感受,是诗歌的“承”;颈联写泉声之变化;尾联运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典故,赞美千岁庵泉声美妙动听,表达出对泉声的喜爱和赞美。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